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正在审议
市工商局近日代市政府起草《重庆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,并已送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,正在修改完善中。该负责人介绍,新方案实施后,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,除涉及国家安全、生命安全的极少部分行业外,其他行业市场主体登记将由“先证后照”改为“先照后证”。此外,放宽了住所限制登记要求。部分行业经营范围和方式也将不再受限于营业场所面积的大小。从事电子商务、设计策划、软件开发等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经营活动,可用住所登记,无须再经所在地业委会或居委会批准。
在南岸区五公里某大楼地下室开设烟酒店的朱先生,原本打算将闲置场地用来开茶馆,却因缺少资金增设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,拿不到消防部门审批,工商所也无法颁发经营范围扩大的许可证。
朱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。“依据现有法规,要办理工商注册登记,各行业的前置许可多达139项,不少创业者因此被挡在‘门外’。”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称,例如,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要进工业环评前置,而旅行社最低注册资金就需要30万元,从事劳务派遣则需50万元。看似平等的门槛,对资金少、规模小的中小微企业而言,很多都难以跨越。
“今后,除个别特殊、重点行业以及容易引起争议的名称外,冠以‘重庆’、‘重庆市’行政区域的企业名称,核名权将进一步下放至区县工商所。”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称,这意味着此前只能由40多个区县工商部门进行办理的企业核名,将可由上百个工商部门进行办理。
该负责人介绍,以前新创公司核名,凡是冠有“重庆”、“重庆市”的企业名称,都必须经过区县分局、直属局工商办理窗口,或是经过互联网申报查询企业名称是否符合规定、是否重名。然后,市工商局还需再次核复,审批量大,核准时间长。为此,今年初,市工商局将这类企业核名权下放至区县工商局、直属局核准,将进一步减少审核层级,企业登记准入通道将更畅通。
我市正在修改完善《重庆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,将试水注册资本认缴制、“先照后证”等新政,为创业者松绑减负。
|